ubuntu安装、查看已安装包的方法(转)

 ubuntu  ubuntu安装、查看已安装包的方法(转)已关闭评论
9月 162021
 

网上发现的一篇很好的关于ubuntu下查看或安装包的方法的文章,转载分享下,原文链接见文末。

 

说明:由于图形化界面方法(如Add/Remove… 和Synaptic Package Manageer)比较简单,所以这里主要总结在终端通过命令行方式进行的软件包安装、卸载和删除的方法。

一、Ubuntu中软件安装方法

1、APT方式

(1)普通安装:apt-get install softname1 softname2 …;

(2)修复安装:apt-get -f install softname1 softname2… ;(-f Atemp to correct broken dependencies)

(3)重新安装:apt-get –reinstall install softname1 softname2…;

2、Dpkg方式

(1)普通安装:dpkg -i package_name.deb

3、源码安装(.tar、tar.gz、tar.bz2、tar.Z)

首先解压缩源码压缩包然后通过tar命令来完成

a.解xx.tar.gz:tar zxf xx.tar.gz
b.解xx.tar.Z:tar zxf xx.tar.Z
c.解xx.tgz:tar zxf xx.tgz
d.解xx.bz2:bunzip2 xx.bz2
e.解xx.tar:tar xf xx.tar

然后进入到解压出的目录中,建议先读一下README之类的说明文件,因为此时不同源代码包或者预编译包可能存在差异,然后建议使用ls -F –color或者ls -F命令(实际上我的只需要 l 命令即可)查看一下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会以*号的尾部标志。

一般依次执行./configure

make

sudo make install

即可完成安装。

二、Ubuntu中软件包的卸载方法

1、APT方式

(1)移除式卸载:apt-get remove softname1 softname2 …;(移除软件包,当包尾部有+时,意为安装)

(2)清除式卸载 :apt-get –purge remove softname1 softname2…;(同时清除配置)

清除式卸载:apt-get purge sofname1 softname2…;(同上,也清除配置文件)

2、Dpkg方式

(1)移除式卸载:dpkg -r pkg1 pkg2 …;

(2)清除式卸载:dpkg -P pkg1 pkg2…;

 

三、Ubuntu中软件包的查询方法

Dpkg 使用文本文件来作为数据库.通称在 /var/lib/dpkg 目录下. 通称在 status 文件中存储软件状态,和控制信息. 在 info/ 目录下备份控制文件, 并在其下的 .list 文件中记录安装文件清单, 其下的 .mdasums 保存文件的 MD5 编码.

体验使用数据库的时刻到了:

$ dpkg -l Desired=Unknown/Install/Remove/Purge/Hold | Status=Not/Installed/Config-files/Unpacked/Failed-config/Half-installed |/ Err?=(none)/Hold/Reinst-required/X=both-problems (Status,Err: uppercase=bad) ||/ Name Version Description +++-===========-================-======================================== ii aalib1 1.4p5-28 ascii art library - transitional package ii adduser 3.85 Add and remove users and groups ii alien .63 install non-native packages with dpkg ... ... 

每条记录对应一个软件包, 注意每条记录的第一, 二, 三个字符. 这就是软件包的状态标识, 后边依此是软件包名称, 版本号, 和简单描述.

  • 第一字符为期望值,它包括:
    • u 状态未知,这意味着软件包未安装,并且用户也未发出安装请求.
    • i 用户请求安装软件包.
    • r 用户请求卸载软件包.
    • p 用户请求清除软件包.
    • h 用户请求保持软件包版本锁定.
  • 第二列,是软件包的当前状态.此列包括软件包的六种状态.
    • n 软件包未安装.
    • i 软件包安装并完成配置.
    • c 软件包以前安装过,现在删除了,但是它的配置文件还留在系统中.
    • u 软件包被解包,但还未配置.
    • f 试图配置软件包,但是失败了.
    • h 软件包安装,但是但是没有成功.
  • 第三列标识错误状态,可以总结为四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标识没有问题,为空. 其它三种符号则标识相应问题.
    • h 软件包被强制保持,因为有其它软件包依赖需求,无法升级.
    • r 软件包被破坏,可能需要重新安装才能正常使用(包括删除).
    • x 软包件被破坏,并且被强制保持.

也可以以统配符模式进行模糊查询, 比如我要查找以nano字符开始的所有软件包:

$ dpkg -l nano* Desired=Unknown/Install/Remove/Purge/Hold | Status=Not/Installed/Config-files/Unpacked/Failed-config/Half-installed |/ Err?=(none)/Hold/Reinst-required/X=both-problems (Status,Err: uppercase=bad) ||/ Name Version Description +++-==============-==============-============================================ ii nano 1.3.10-2 free Pico clone with some new features pn nano-tiny <none>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un nanoblogger <none>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以上状态说明: 系统中安装了 nano 版本为 1.3.10-2 ;安装过 nano-tiny , 后来又清除了; 从未安装过nanoblogger .

如果觉得 dpkg 的参数过多, 不利于记忆的话, 完全可以使用 dpkg-query 进行 dpkg 数据库查询.

应用范例:

  • 查询系统中属于nano的文件:

    $ dpkg –listfiles nano

    or

    $ dpkg-query -L nano

  • 查看软件nano的详细信息:

    $ dpkg -s nano

    or

    $ dpkg-query -s nano

  • 查看系统中软件包状态, 支持模糊查询:

    $ dpkg -l

    or

    $dpkg-query -l

  • 查看某个文件的归属包:

    $ dpkg-query -S nano

    or

    $ dpkg -S nano

三、其他应用总结

apt-cache search # ——(packag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获取包的相关信息,如说明、大小、版本等)
apt-get install # ——(package 安装包)
apt-get install # —–(package –reinstall 重新安装包)
apt-get -f install # —–(强制安装, “-f = –fix-missing”当是修复安装吧…)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删除包)
apt-get remove –purge # ——(package 删除包,包括删除配置文件等)
apt-get autoremove –purge # —-(package 删除包及其依赖的软件包+配置文件等(只对6.10有效,强烈推荐))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装的包
apt-get dist-upgrade # ———升级系统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级
apt-cache depends #——-(package 了解使用依赖)
apt-cache rdepends # ——(package 了解某个具体的依赖,当是查看该包被哪些包依赖吧…)
apt-get build-dep # ——(package 安装相关的编译环境)
apt-get source #——(package 下载该包的源代码)
apt-get clean && apt-get autoclean # ——–清理下载文件的存档 && 只清理过时的包
apt-get check #——-检查是否有损坏的依赖
dpkg -S filename —–查找filename属于哪个软件包
apt-file search filename —–查找filename属于哪个软件包
apt-file list packagename —–列出软件包的内容
apt-file update –更新apt-file的数据库

dpkg –info “软件包名” –列出软件包解包后的包名称.
dpkg -l –列出当前系统中所有的包.可以和参数less一起使用在分屏查看. (类似于rpm -qa)
dpkg -l |grep -i “软件包名” –查看系统中与”软件包名”相关联的包.
dpkg -s 查询已安装的包的详细信息.
dpkg -L 查询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所安装的位置. (类似于rpm -ql)
dpkg -S 查询系统中某个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 (类似于rpm -qf)
dpkg -I 查询deb包的详细信息,在一个软件包下载到本地之后看看用不用安装(看一下呗).
dpkg -i 手动安装软件包(这个命令并不能解决软件包之前的依赖性问题),如果在安装某一个软件包的时候遇到了软件依赖的问题,可以用apt-get -f install在解决信赖性这个问题.
dpkg -r 卸载软件包.不是完全的卸载,它的配置文件还存在.
dpkg -P 全部卸载(但是还是不能解决软件包的依赖性的问题)
dpkg -reconfigure 重新配置

apt-get install
下载软件包,以及所有依赖的包,同时进行包的安装或升级。如果某个包被设置了 hold (停止标志,就会被搁在一边(即不会被升级)。更多 hold 细节请看下面。
apt-get remove [–purge]
移除 以及任何依赖这个包的其它包。
–purge 指明这个包应该被完全清除 (purged) ,更多信息请看 dpkg -P。

apt-get update
升级来自 Debian 镜像的包列表,如果你想安装当天的任何软件,至少每天运行一次,而且每次修改了
/etc/apt/sources.list 後,必须执行。

apt-get upgrade [-u]
升 级所有已经安装的包为最新可用版本。不会安装新的或移除老的包。如果一个包改变了依赖关系而需要安装一个新的包,那么它将不会被升级,而是标志为 hold。apt-get update 不会升级被标志为 hold 的包 (这个也就是 hold 的意思)。请看下文如何手动设置包为 hold。我建议同时使用 ‘-u’ 选项,因为这样你就能看到哪些包将会被升级。

apt-get dist-upgrade [-u]
和 apt-get upgrade 类似,除了 dist-upgrade 会安装和移除包来满足依赖关系。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apt-cache search
在软件包名称和描述中,搜索包含xxx的软件包。

apt-cache show
显示某个软件包的完整的描述。

apt-cache showpkg
显示软件包更多细节,以及和其它包的关系。

dselect
console-apt
aptitude
gnome-apt
APT 的几个图形前端(其中一些在使用前得先安装)。这里 dselect 无疑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古老,最难驾驭。

普通 Dpkg 用法
dpkg -i
安装一个 Debian 包文件,如你手动下载的文件。

dpkg -c
列出 的内容。

dpkg -I
从 中提取包信息。

dpkg -r
移除一个已安装的包。

dpkg -P
完全清除一个已安装的包。和 remove 不同的是,remove 只是删掉数据和可执行文件,purge 另外还删除所有的配制文件。

dpkg -L
列出 安装的所有文件清单。同时请看 dpkg -c 来检查一个 .deb 文件的内容。

dpkg -s
显示已安装包的信息。同时请看 apt-cache 显示 Debian 存档中的包信息,以及 dpkg -I 来显示从一个 .deb 文件中提取的包信息。

dpkg-reconfigure
重 新配制一个已经安装的包,如果它使用的是 debconf (debconf 为包安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配制界面)。你能够重新配制 debconf 它本身,如你想改变它的前端或提问的优先权。例如,重新配制 debconf,使用一个 dialog 前端,简单运行:

dpkg-reconfigure –frontend=dialog debconf (如果你安装时选错了,这里可以改回来哟:)

echo ” hold” | dpkg –set-selections
设置 的状态为 hlod (命令行方式)

dpkg –get-selections “”
取的 的当前状态 (命令行方式)

支持通配符,如:
Debian:~# dpkg –get-selections *wine*
libwine hold
libwine-alsa hold
libwine-arts hold
libwine-dev hold
libwine-nas hold
libwine-print hold
libwine-twain hold
wine hold
wine+ hold
wine-doc hold
wine-utils hold

例如:
大家现在用的都是 gaim-0.58 + QQ-plugin,为了防止 gaim 被升级,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方法一:
Debian:~# echo “gaim hold” | dpkg –set-selections
然後用下面命令检查一下:
Debian:~# dpkg –get-selections “gaim”
gaim hold
现在的状态标志是 hold,就不能被升级了。

如果想恢复怎么办呢?
Debian:~# echo “gaim install” | dpkg –set-selections
Debian:~# dpkg –get-selections “gaim”
gaim install
这时状态标志又被重置为 install,可以继续升级了。

同志们会问,哪个这些状态标志都写在哪个文件中呢?
在 /var/lib/dpkg/status 里,你也可以通过修改这个文件实现 hold。

有时你会发现有的软件状态标志是 purge,不要奇怪。
如:事先已经安装了 amsn,然後把它卸了。
apt-get remove –purge amsn
那么状态标志就从 install 变成 purge。

方法二:
在/etc/apt 下手动建一个 preferences 文件
内容:
Package: gaim
Pin: version 0.58*
保存

dpkg -S
在包数据库中查找 ,并告诉你哪个包包含了这个文件。(注:查找的是事先已经安装的包)

——————————————–
Debian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命令不完全列表
——————————————–
Debian系统中所有的包信息都在/var/lib/dpkg下.其中/var/lib/dpkg/info目录中保存了各个软件包的信息及管理文件.每个文件的作用如下:
以 “.conffiles”     结尾的文件记录软件包的配置列表.
以 “.list”          结尾的文件记录了软件包的文件列表,用户可在文件当中找到软件包文件的具体安装位置.
以 “.md5sums”       结尾的文件记录了md5信息,用来进行包的验证的.
以 “.config”        结尾的文件是软件包的安装配置角本.
以 “.postinst”      角本是完成Debian包解开之后的配置工作,通常用来执行所安装软件包相关的命令和服务的重新启动.
以 “.preinst”       角本在Debain解包之前运行,主要作用是是停止作用于即将升级的软件包服务直到软件包安装或和升级完成.
以 “.prerm”         脚本负责停止与软件包关联的daemon服务,在删除软件包关联文件之前执行.
以 “.postrm”        脚本负责修改软件包链接或文件关联,或删除由它创建的文件.

/var/lib/dpkg/available是软件包的描述信息.
包括当前系统中所有使用的Debian安装源中所有的软件包,还包括当前系统中已经安装和未安装的软件包.

1.dpkg包管理工具

dpkg -r 卸载软件包.不是完全的卸载,它的配置文件还存在.
dpkg –info “软件包名” –列出软件包解包后的包名称.
dpkg -l     –列出当前系统中所有的包.可以和参数less一起使用在分屏查看.
dpkg -l |grep -i “软件包名” –查看系统中与”软件包名”相关联的包.
dpkg -s   查询已安装的包的详细信息. dpkg -L   查询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所安装的位置.
dpkg -S   查询系统中某个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
dpkg -I   查询deb包的详细信息,在一个软件包下载到本地之后看看用不用安装(看一下呗).
dpkg -i 手动安装软件包(这个命令并不能解决软件包之前的依赖性问题),如果在安装某一个软件包的时候遇到了软件依赖的问题,可以用apt-get -f install在解决信赖性这个问题.
dpkg -reconfigure 重新配置
dpkg -P 全部卸载(但是还是不能解决软件包的依赖性的问题)

 

2. apt高级包管理工具
(1)GTK图形的”synaptic”,这是APT的前端工具.
(2)”aptitude”,这也是APT的前端工具.
用APT管理工具进行包的管理,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做源:
(1)拿安装盘做源,方法如下:
apt-cdrom ident        扫描光盘的信息
apt-cdrom add          添加光盘源
(2)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源添加到/etc/apt/source.list中,之后更新列apt-get update

APT管理工具常用命令
apt-cache 加上不同的子命令和参数的使用可以实现查找,显示软件,包信息及包信赖关系等功能.
apt-cache stats 显示当前系统所有使用的Debain数据源的统计信息.
apt-cache search +”包名”,可以查找相关的软件包.
apt-cache show   +”包名”,可以显示指定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apt-cache depends +”包名”,可以查找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apt-get upgrade   更新系统中所有的包到最新版
apt-get install   安装软件包
apt-get –reindtall install 重新安装软件包
apt-get remove 卸载软件包
apt-get –purge remove 完全卸载软件包
apt-get clean 清除无用的软件包
在用命令apt-get install之前,是先将软件包下载到/var/cache/apt/archives中,之后再进行安装的.所以我们可以用apt-get clean清除/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中的软件包.

源码包安装
apt-cache showsrc 查找看源码包的文件信息(在下载之前)
apt-get source 下载源码包.
apt-get build-dep +”包名” 构建源码包的编译环境.

 

清除处于rc状态的软件包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 | sudo xargs dpkg -P –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forward/archive/2012/01/10/2318483.html

 

Resolving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in Ubuntu 解决方法

 linux, ubuntu  Resolving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in Ubuntu 解决方法已关闭评论
8月 202021
 

ubuntu 16.04 QT编译c++项目产生的二进制文件执行时出现下面提示: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先确认下是否是权限不足造成的,使用root用户运行下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

 

如果不行,再尝试下下面的方法:

分段错误是指您的系统尝试访问不存在的内存页面。核心转储意味着当一部分代码尝试在只读或空闲位置执行读写操作时。段错误通常与名为 core 的文件相关联,它通常发生在升级过程中。

在核心转储期间运行某些命令时,您可能会遇到“无法打开锁定文件”,这是因为系统正在尝试捕获不存在的位块,这是由于某些特定程序的二进制文件崩溃.

您可以通过回溯或调试来解决它,但解决方案是修复损坏的包,我们可以通过执行以下步骤来完成:

 

Step 1: Remove the lock files present at different locations.

sudo rm -rf /var/lib/apt/lists/lock /var/cache/apt/archives/lock /var/lib/dpkg/lock 

Step 2: Remove repository cache.

sudo apt-get clean all

Step 3: Update and upgrade your repository cache.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Step 4: Now upgrade your distribution, it will update your packages.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Step 5: Find the broken packages and delete them forcefully.

sudo dpkg -l | grep ^..r | apt-get purge

我运行完上面的步骤就OK了,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人!

ubuntu下建立nginx自启动服务

 nginx  ubuntu下建立nginx自启动服务已关闭评论
5月 182020
 
一、Nignx中添加服务在服务目录中,/lib/systemd/system
1、 新建一个nginxd.service
[Unit]
Description=nginx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usr/local/nginx/sbin/nginx -c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ExecReload=/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c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ExecStop=/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quit
PrivateTmp=tru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ExecStart:这句话的作用是 在/usr/local/nginx/sbin/nginx 中查找 nginx.conf 文件。

ExecReload:在/usr/local/nginx/sbin/nginx 中查找 nginx.conf 文件,刷新Nginx配置后重启。

ExecStop :在/usr/local/nginx/sbin/nginx 中停止nginx。

2、修改nginxd.service的权限

可执行权限chmod 755 nginxd.service 现在,在任何路径下 ,都可以直接使用nginx服务了。

systemctl daemon-reload :重载服务

systemctl status nginxd :查看 nginxd服务状态

systemctl restart nginxd.service :重启nginx服务

注意

1、systemctl status nginxd 中 nginxd 写成 nginxd.service 也可以。

2、如果不能够在windos中访问,参见【二、防火墙状态】,即关闭防火墙 或者在防火墙文件中配置这个端口。

二、防火墙状态

如果我们把防火墙停掉: systemctl stop iptables,那么任何外部的机器都能直接来访问服务器,而服务器也可以没有任何限制的去访问外部资源。相当于,防火墙是一个屏障,现在没有这个屏障了,双方可以互相沟通。

注意:systemctl disable iptables : 防火墙 永久不跟随系统启动而启动。即开机不自启动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iptables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op iptables : 停止防火墙 或者我们不关闭防火墙,那就需要我们在防火墙中把Nginx配置的端口打开。

防火墙默认地址:/etc/sysconfig/iptables在这个文件中添加这句话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8a94a12b37bc

debian/ubuntu/centos一键搭建openvpn服务器

 openvpn  debian/ubuntu/centos一键搭建openvpn服务器已关闭评论
12月 312019
 

想搭个个人用的openvpn服务器,网上看到大大分享了个一键搭建openvpn的脚本,适用于 Debian, Ubuntu 和 CentOS,测试了Debian和centos系统,果然好用!!!!(源码项目github地址)

安装步骤:

命令行运行: wget https://git.io/vpn -O openvpn-install.sh && bash openvpn-install.sh

按照提示一步步往下走, 设置ip 、 tcp/udp选择、dns、端口、新增客户端ovpn文件名等。

如果后期需要删除原来的用户或新增新用户或删除openvpn等操作可以再次运行openvpn-install.sh脚本,根据提示进行对应操作即可,实在太方便了,给个大大的👍!!

Ubuntu 16.04 升级内核 安装 BBR

 bbr, ubuntu  Ubuntu 16.04 升级内核 安装 BBR已关闭评论
3月 272019
 

 BBR 只能配合 Linux Kernel 4.10 以上内核才能使用, 所以需要升级内核


查看内核版本,如达到要求略

# uname -r

4.4.0-1075-aws  //默认4.4.0,因此需要升级

//切换到root用户

$ sudo -s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github.com/teddysun/across/raw/master/bbr.sh

# chmod +x bbr.sh 

# ./bbr.sh

———- System Information ———-

 OS      : Ubuntu 16.04.5 LTS

 Arch    : x86_64 (64 Bit)

 Kernel  : 4.4.0-1075-aws

—————————————-

 Auto install latest kernel for TCP BBR

 URL: https://teddysun.com/489.html

—————————————-

Press any key to start…or Press Ctrl+C to cancel

按任意键后会显示

Info: Getting latest kernel version…

———— kernel setting ————

1) 4.14

……

…..

234) 4.20.16

235) 4.20.17

236) 5.0

237) 5.0.1

238) 5.0.2

239) 5.0.3

240) 5.0.4

which kernel you’d select (default 5.0.4):  // 按回车键选择最新版本 

your selection: 5.0.4

–2019-03-27 02:55:58–  https://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5.0.4/linux-modules-5.0.4-050004-generic_5.0.4-050004.201903231634_amd64.deb

Resolving kernel.ubuntu.com (kernel.ubuntu.com)… 91.189.94.216

Connecting to kernel.ubuntu.com (kernel.ubuntu.com)|91.189.94.216|:443…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46593520 (44M) [application/x-debian-package]

Saving to: ‘linux-modules-5.0.4-amd64.deb’

     0K ………. ………. ………. ………. ……….  0%  160K 4m44s

    50K ………. ………. ………. ………. ……….  0%  321K 3m33s

   100K ………. ………. ………. ………. ……….  0% 24.3M 2m22s

   150K ………. ……..

……..

done

Info: The system needs to reboot.

Do you want to restart system? [y/n]y  //按“y“重启

./bbr.sh: line 271:  8748 Terminated              reboot



#######重启后##########

$ uname -r

5.0.4-050004-generic

$ sudo -s


#分别输入下面命令检查

# sysctl net.ipv4.tcp_available_congestion_control

net.ipv4.tcp_available_congestion_control = reno cubic bbr


# sysctl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 = bbr


# sysctl net.core.default_qdisc

net.core.default_qdisc = fq


# lsmod | grep bbr

tcp_bbr                20480  6


看到bbr即完成


ubuntu 16.04安装shadowsocks(ss) gui 客户端

 ubuntu  ubuntu 16.04安装shadowsocks(ss) gui 客户端已关闭评论
11月 282018
 

如何安装ss服务器请自行搜索,本文只讲解在ubuntu 16.04/14.04下ss gui客户端安装,请依次执行: 

1. 安装 shadowsocks-qt5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hzwhuang/ss-qt5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shadowsocks-qt5 

2. 配置ss服务器连接

打开shadowsocks-qt5, 然后通过菜单 连接->添加->手动 , 添加服务器ip,端口,密码,加密方式,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如:1080)等, 保存后连接


3. 配置本机网络连接

在系统设置中,选择网络 –> 网络代理 –> 方法手动 –> Socks主机 127.0.0.1   1080。应用到整个系统即可

Ubuntu14.04下Python(cx Oracle)访问Oracle解决方案( PyCharm wrong notification: no module named cx_Oracle)

 python  Ubuntu14.04下Python(cx Oracle)访问Oracle解决方案( PyCharm wrong notification: no module named cx_Oracle)已关闭评论
2月 272017
 

转自:http://blog.itpub.net/26031462/viewspace-1117480/


第一步:下载安装cx_Oracle

下载地址: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cx-oracle/files/5.1.2/下载cx_Oracle的rmp安装文件,注意下载版本最好和Oracle、Python环境保持一致,我当前的环境是Oracle 11g和Python2.7,因此下载的是cx_Oracle-5.1.2-11g-py27-1.x86_64rpm。

不需按RPM方式去安装,直接解压从中取出cx_Oracle.so文件(只需要这个),复制到Python环境的dist-packages目录,我的机器是/usr/local/lib/python2.7/dist-packages/。

解压命令:

>>rpm2cpio file.rpm | cpio -div

第二步:下载安装Oracle instant client

下载地址: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indexes/downloads/index.html,从Database栏目的Instant Client链接进入,按当前系统选择对应的下载,我选择的是Instant Client for Linux x86-64

解压下载文件oracle-instantclient11.2-basic-11.2.0.3.0-1.x86_64.rpm ,路径很长实际上只需要其中的so共享库文件,将所有so文件复制到一个单独路径即可,我将他们复制到/opt/oracle-instantclient11.2/lib。

应该有5个文件:

>>pwd
    /opt/oracle-instantclient11.2/lib
>> ls
    libclntsh.so.11.1  libnnz11.so  libocci.so.11.1  libociei.so  libocijdbc11.so

 

第三步:检查并安装libaio1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io1

 

第四步:配置环境变量

>>cd ~
  >>sudo vim .bashrc

把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opt/oracle-instantclient11.2/lib 这行放在里面,保存退出。

最后:测试一下

$ python
>>>import cx_Oracle
>>>conn = cx_Oracle.connect(’username/[email protected]:port/servicename’)
>>>cursor = conn.cursor()
>>>...

一个简单应用:

#! /usr/bin/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cx_Oracle

def hello():
    '''Hello cx_Oracle示例:
    
    1)打印数据库版本信息.
    2)查询表数据.'''
    
    conn = cx_Oracle.connect("codomain/[email protected]:1521/oracle1")
    cur = conn.cursor()
    try:
        print "Oracle Version:%s" % conn.version
        print "Table test rows:"
        cur.execute('select * from test')
        for row in cur:
            print row
    finally:
        cur.close()
        conn.close()

hello() 


按上面步骤安装完成后

测试发现使用终端执行命令行时正常, 

但脚本在pycharm下使用
import cx_Oracle 

总是提示: 

 no module named cx_Oracle

最后发现需要在/etc/ld.so.conf.d目录下自己配置一个.conf 文件,指向上面文章中复制到的/opt/oraclexxx目录, 再执行下ldconfig即可

Ubuntu下OpenVPN客户端配置教程

 安全  Ubuntu下OpenVPN客户端配置教程已关闭评论
1月 152017
 

一般来说,提供Web服务的Linux服务器是很少需要连接OpenVPN的,但是个人Linux计算机在很多时候就需要连接OpenVPN了。比如以Linux为开发环境,需要连接公司的OpenVPN等等。 

本文将以Ubuntu系统为例,介绍在终端下连接远程OpenVPN服务的方法。 

安装OpenVPN

首先需要安装OpenVPN客户端。一般来说直接使用apt-get即可。执行如下命令安装:

1 [[email protected] ~]# apt-get install openvpn

稍等片刻将自动安装好openvpn需要的软件包。安装完成后,应该出现

/etc/openvpn/

文件夹。 

配置OpenVPN

作为客户端,OpenVPN并没有特定的配置文件,而是由服务器提供方给出一个配置文件。对于认证,OpenVPN提供了两种认证方法:基于用户名/密码的认证与SSL证书认证。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方法无法(或较难)限制一个账号同时连接多个客户端,而采用证书,则可保证同一证书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客户端连接。当然,这些都是由服务器端决定的,不需要客户端进行选择。

首先将OpenVPN服务器提供商发给你的配置文件解压,并将所有文件都复制到 /etc/openvpn/中。

这些文件中至少包含一个.ovpn文件,需要手动创建该文件,如:client.ovpn;如果服务器需要证书认证,则应该还存在另外三个证书文件。

看懂OpenVPN配置格式。下面是一个.ovpn配置示例:

client
dev tap
proto tcp-client
remote 192.168.135.75 1194
resolv-retry infinite
nobind
mute-replay-warnings
redirect-gateway
ca /etc/openvpn/ca.crt
cert /etc/openvpn/client.crt
key /etc/openvpn/client.key
comp-lzo
verb 4

一般来说,红色的内容可能需要你进行修改。将红色的内容修改成这三个文件的实际位置。然后保存即可。 

连接OpenVPN

在配置好.ovpn文件后,执行

openvpn /etc/openvpn/client.ovpn

即可连接服务器了(注意该目录下对应文件的权限)。注意,上面的参数应该换成你的配置文件实际位置。

此时,终端会回显很多连接日志。如果连接不成功,则可以通过这些日志来确定出错位置。如果要断开,只需要通过Ctrl+C强制终止即可。

上面的命令在实际中并不方便,因为它要占用一个独立的终端。在测试成功后,使用以下命令即可在后台连接OpenVPN:

openvpn /etc/openvpn/client.ovpn > /dev/null &

值得称赞的是,openvpn非常智能,在连接异常中断、无法连接服务器、断网的情况下,它会自动重连。因此,如果希望开机即自动连接OpenVPN,或者是VPN常年在线,则可将上述命令行加入

/etc/rc.local

中。注意,命令末尾的&符号不能省略,否则将可能阻塞系统的正常启动。

转自: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6562.htm

ubuntu下安装less以及实现简单的编译

 http  ubuntu下安装less以及实现简单的编译已关闭评论
12月 232016
 

1 安装 less   ——–   apt-install node-less

2 新建 index.less 文件

  1. @nice-blue: #5B83AD;  
  2. @light-blue: @nice-blue + #111;  
  3.   
  4. #header {  
  5.   color: @light-blue;  
  6. }  

3 然后运行 lessc index.css 即可看到编译后的css样式

4 将编译后的样式保存到文件中  lessc index.less > index.css

ubuntu 14.04下将webstorm 添加到左侧面板

 ubuntu  ubuntu 14.04下将webstorm 添加到左侧面板已关闭评论
12月 022016
 

使用ubuntu14.04后, 下载了websotrm linux版,由于是解压包, 在dash搜索时一直搜索不到,即使使用打开webstorm->在启动器中锁定,但点击没有反应。 大家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 对于其它的应用也可以采取类似方法:

在ubuntu14.04中,启动栏快捷图标有两个路径:

1.所有用户的,/usr/share/applications/  

2.当前用户的,~/.local/share/applications/

不过一般把程序的启动图标设置在所有用户下即可。

进入/usr/share/applications/ 目录

1.创建文件

sudo gedit WebStorm.desktop

2.写入内容

[Desktop Entry]
Categories=Development;
Comment[zh_CN]=
Comment=
Exec=/home/ouu/webstorm/bin/webstorm.sh
GenericName[zh_CN]=IDE
GenericName=IDE
Icon=/home/ouu/webstorm/bin/webstorm.png
MimeType=
Name[zh_CN]=WebStorm
Name=WebStorm
Path=
StartupNotify=true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X-DBUS-ServiceName=
X-DBUS-StartupType=
X-KDE-SubstituteUID=false
X-KDE-Username=owen

3.设置权限

gksu chmod +x WebStorm.desktop

记得创建快捷方式的时候,将路径改为你自己机子上放WebStorm的地方

这时通过dash搜索就可以看到新建的webstorm desktop, 拉到左侧面板, DONE!!!

ubuntu下postgreSQL安装配置

 ubuntu  ubuntu下postgreSQL安装配置已关闭评论
10月 112016
 

一、安装并配置,并设置远程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

1、安装postgreSQL,可根据https://www.postgresql.org/download/linux/ubuntu/ 提示操作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9.4

  • 在Ubuntu下安装Postgresql后,会自动注册为服务,并随操作系统自动启动。
  • 在Ubuntu下安装Postgresql后,会自动添加一个名为postgres的操作系统用户,密码是随机的。并且会自动生成一个名字为postgres的数据库,用户名也为postgres,密码也是随机的。

2、修改postgres数据库用户的密码为123456

打开客户端工具(psql)

sudo -u postgres psql

  • 其中,sudo -u postgres 是使用postgres 用户登录的意思
  • PostgreSQL数据默认会创建一个postgres的数据库用户作为数据库的管理员,密码是随机的

postgres=# ALTER USER postgres WITH PASSWORD ‘123456’; 

  • postgres=#为PostgreSQL下的命令提示符,–注意最后的分号;

3、退出PostgreSQL psql客户端

postgres=# \q

4、修改ubuntu操作系统的postgres用户的密码(密码要与数据库用户postgres的密码相同)

切换到root用户

su root

删除PostgreSQL用户密码

sudo passwd -d postgres

  • passwd -d 是清空指定用户密码的意思

设置PostgreSQL系统用户的密码

sudo -u postgres passwd

按照提示,输入两次新密码

  • 输入新的 UNIX 密码
  • 重新输入新的 UNIX 密码
  • passwd:已成功更新密码

5、修改PostgresSQL数据库配置实现远程访问

vi /etc/postgresql/9.4/main/postgresql.conf

1.监听任何地址访问,修改连接权限

#listen_addresses = ‘localhost’ 改为 listen_addresses = ‘*’

2.启用密码验证

#password_encryption = on 改为 password_encryption = on

vi /etc/postgresql/9.4/main/pg_hba.conf

在文档末尾加上以下内容

host all all 0.0.0.0 0.0.0.0 md5

6、重启服务

/etc/init.d/postgresql restart

7、5432端口的防火墙设置

5432为postgreSQL默认的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5432 -j ACCEPT

二、内部登录,管理数据库、新建数据库、用户和密码

1、登录postgre SQL数据库

psql -U postgres -h 127.0.0.1

2、创建新用户zhangps,但不给建数据库的权限

postgres=# create user “zhangps” with password ‘123456’ nocreatedb;

  • 用户名处是双引号

3、建立数据库,并指定所有者

postgres=#create database “testdb” with owner = “zhangps”;

三、外部登录,管理数据库、新建数据库、用户和密码

1、在外部命令行的管理命令,创建用户pencil

sudo -u postgres createuser -D -P pencil

  • 输入新的密码:
  • 再次输入新的密码:

2、建立数据库(tempdb),并指定所有者为(pencil)

sudo -u postgres createdb -O pencil tempdb

  • -O设定所有者为pencil


pgAdmin III 是一个方便的PostgreSQL图形客户端,它很适合初学者,可以在终端下输入如下命令来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pgadmin3

ubuntu下实现wifi热点, 并使用wireshark实现websocket移动抓包

 开发  ubuntu下实现wifi热点, 并使用wireshark实现websocket移动抓包已关闭评论
5月 272016
 

目的:实现移动端的websocket包抓取分析.

mitmproxy,charis都没办法实现websocket包的抓取,但wireshark虽可以抓包websocket但无法使用代理, 想到在PC端建立一个移动热点,然后通过移动设备连接这个移动热点, 然后在PC端使用wireshark抓取websocket包。

马上施行,我使用的是ubuntu14.04 , 比较复杂(mac等简单设置即可),一步一步来:

1. 网上的文章有直接通过ubuntu网络连接在产生新wifi热点,见: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d8072ac4414864ec95cefdaf.html ,但是我可以建立连接却无法通过iphone连接到这个热点,一直提示无法连接。 推荐下面的方法

2. 具体方法如下:使用ap-hotspot来创建WIFI热点,而不要用Ad hoc。终端里输入: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ilarimogard/webupd8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p-hotspot
$ sudo ap-hotspot configure  //这一步会检查ubuntu的网络和WIFI接口,确定后会提示你配置热点,输入ssid和密码之类的就行了
$ sudo ap-hotspot start

参数使用说明:

start          start wireless hotspot//开始使用
stop           stop wireless hotspot//停止使用
restart        restart wireless hotspot//重启
configure      configure hotspot//配置使用
安装成功后配置过程如下:
[email protected]:/tmp$ sudo ap-hotspot configure
Detecting configuration…
Detected eth0 as the network interfac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Press ENTER if this is correct or enter the desired interface below (e.g.- eth0, ppp0 etc.)://默认按Enter即可
Detected wlan0 as your WiFi interface. Press ENTER if this is correct or enter the desired interface (e.g.- wlan1)://默认按Enter即可
Enter the desired Access Point name or press ENTER to use the default one (myhotspot):
//Wifi名字
Enter the desired WPA Passphrase below or press ENTER to use the default one (qwerty0987):
//wifi 密码
使用篇:
$ sudo ap-hotspot start
Starting Wireless Hotspot…
Wireless Hotspot active
出现如上字样即可


问题集锦篇:
1、无法出现Wireless Hotspot active,并一直保持Starting Wireless Hotspot…
hostapd默认版本有bug
解决方法:
移除hostapd
sudo apt-get remove hostapd
然后:
去 https://pkgs.org/download/hostapd 下载对应的版本, 我下的是:

wget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pool/universe/w/wpa/hostapd_2.1-0ubuntu1.4_amd64.deb

sudo dpkg -i hostapd*.deb
sudo apt-mark hold hostapd

“sudo apt-mark hold hostapd” 将防止版本升级到有问题的版本。
之后需要重新安装ap-hotspot.


2、出现:
Wireless Hotspot active
bash: notify-send: 未找到命令
解决方法:
$ notify-send
程序“notify-send”尚未安装。 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otify-bin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otify-bin

3、Ubuntu下使用ap-hotspot出现“Another process is already running”问题的解决方案

sudo rm /tmp/hotspot.pid

再重启服务

$ sudo ap-hotspot start


如果还是一直Starting Wireless Hotspot…, 进行如下操作:

在启动前,执行以下命令:
sudo nmcli nm wifi off
sudo rfkill unblock wlan
sudo service hostapd restart
再执行
sudo ap-hotspot start
就好了。

然后打开wireshark,filter使用websocket,就可以抓包了,done!

ubuntu 下sunpinyin输入法下对ue类输入错乱的解决方式

 ubuntu  ubuntu 下sunpinyin输入法下对ue类输入错乱的解决方式已关闭评论
2月 182016
 

在ubunun 14.04使用sunpinyin输入法时输入带ue的中文字时完全是另一个拼音的字,忍了一段时间,发现越來越多的碰到此类问题!!! 

比如 jue想显示“觉”, yue显示“越”,却总是显示错误的字, 忍无可忍!!


终于找到方法, 去下载一个新版的sunpinyin输入法, 【来这里下载】 

安装后世界终于清净了,DONE!